山西某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學校占地面積共500余畝,建筑面積30.6萬平方米,共有在職教職工660余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2500余人,學院日耗電量約10000kWh,日消耗自來水約500噸。主要建筑為4棟教學樓、8棟宿舍、3棟家屬樓、實驗劇場、辦公樓等。
為響應國家和省節能主管部門有關公共建筑機構節能管理的精神,持續改善該校區能耗水平,學院經政府公開招標,最終引進一套我司自主研發的WBEAS建筑能源監測分析系統,該項目涉及電力監測點131個,水監測點38個,總投資約90萬元。
該項目于2018年12月建成投運,2019年4月開展現場應用研究,利用系統軟件功能開展深入的診斷分析,將分析診斷結論和學院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并陸續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造措施,大大提升了學院的能源管理水平,保障了用能安全,降低了各類安全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節能效益,同時大幅度提升其自動化、信息化與精細化管理水平。
WBEAS建筑能源監測分析系統的建立將為學院整體的能源基礎管理提供數據支撐。為實施能源管控一體化,加快實現集中統一調度、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等服務,從而實現節能降耗的目的。
節能改造收益
設備運行優化節能
1、投入節能燈具。學院內照明路燈約有200盞,采用的是耗電較多的鹵素燈,通過對學院內的路燈進行改造,更換為節能型燈具,并采用節能控制器,不僅大大提高了夜間照明的亮度,更是帶來了可觀的節能效益,每年節約電費約4.5萬元。
2、節能供熱供水設備設施改造。現場調研結合當地季節變化,對學院供熱站、水泵房中各類水泵采用節電器進行控制,在保證正常用水和供暖的前提下在夜間進行調節,該項節能措施為學院帶來11萬元/年的節能效益。
管理策略優化節能
1、解決跑冒滴漏,減少能源浪費。利用系統的能源平衡分析功能,以能流圖的形式顯示用能走向,以報表形式展示總表和分表匯總的差異,計算能源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通過該功能發現自來水公司總表與各區域分表每天存在120噸的差值,經過核查,分支管道存在漏水情況,對管道進行維修后,差值下降到10噸,及時避免了跑、冒、滴、漏,為學院帶來18萬元/年的節能效益。
2、利用系統的精細化管控功能,對重點區域用能設施進行精準管控,減少能源無謂消耗。當前學院圖書館、試驗劇場、食堂安裝有空調,空調需要根據人流量和時間進行調整,以減少能源浪費,當前制定了空調使用管理制度張貼在管理人員辦公室,并通過系統進行監管,與往年相比,該項節能措施為學院帶來13萬元/年的節能效益。
非節能價值體現
WBEAS建筑能源監測分析系統不僅在節能方面有顯著的效果,還為用戶帶來管理、效率、安全等非節能價值方面收益。
1、系統投入后有效的改變了能源統計、后勤管理人員的被動節能的意識,實現主動節能,促進學院用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2、系統持續對用能數據進行全方位分析,實現用能數據區域對比、重點區域用能同比和環比、全校能耗對標等功能,充分挖掘數據中隱藏的用能漏洞、用能異常,從而提出解決措施,持續降低能耗。
3、系統對重要的設備如供熱站水泵、各樓層熱水器等設置預警條件,管理者可以根據系統預警進行分析并及時安排人員開展故障排查檢修,有效防止故障的發生和擴大。
4、通過系統的建立,為學院建立了一個基礎的能源管理中心,后續可接入全校安全系統、門禁系統、宿舍管理系統,實現校園全面管理平臺功能。
5、為學院提供學習平臺。系統建設投入后,學院安排了學生進行值守,作為勤工儉學的一個崗位,同時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實習平臺,為學院日常管理和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總結:通過能源監測分析系統長期穩定運行并結合學院的實際用能情況,在降低能耗、提升效率、保障運行等方面為學院提供了各種節能降耗的措施和技術支持,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每年的節能效益在46.5萬元以上。目前該學院南院區也計劃納入系統,以提升該學院的信息化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