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簡介
山西某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占地面積33.7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0.6萬平方米;設有14個教學系部、開設41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944人,其中,專任教師700人,教授43人,副教授195人;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14000人。學院于2018年8月部署了一套WEAS能源監測分析系統,該項目合同金額87萬元,涉及電力監測點131個,水表監測點30個。監測點主要分部全校總配電室、1號教學樓配電室、實驗劇場配電室、食堂配電室、3號教學樓配電室、1號宿舍樓配電室、2號宿舍樓配電室、3號宿舍樓配電室、4號宿舍樓配電室、2號教學樓配電室、4號教學樓配電室,9-11號家屬樓配電室,5-8號宿舍樓總配電室、5號宿舍樓、6號宿舍樓、7號宿舍樓、8號宿舍樓等區域。系統上線運行以來每年節約電費及水費共計20.5萬元。
難點痛點分析
節能效益
提升水能源平衡管理水平。系統上線后,經連續4天系統觀察發現,自來水公司總表走字與系統使用總水表走字存在較大差值,自來水公司總表與校內總表之間管道約200米,中間可能存在漏點,近4天平均每天漏水133.75噸,經關閘試驗,將校內總閥門關閉,再查看兩臺總水表走字情況,停水5個半小時,我方水表,走字0.28噸;自來水公司水表,走字18噸,經與學校核實并現場改造,改造前漏水120噸,改造后漏水不超過20噸,按照5元/噸計算,每年可節約水費18萬元。
供熱站用能合理管控優化。通過歷史數據查詢供熱站每年11月-次年3月供熱5個月,供熱站設備負荷基本保持116kW,學校沒有區分晚上教學樓、圖書館等是否關閉供暖,供暖期間每天晚上6個小時實際有效運行為80kW,若加強管控,則每年可節約電費2.5萬元。
非節能效益
實現能耗數據自動抄表,解決目前學校在數據統計工作中人工抄表工作量大且數據不準、實時性低、數據換算麻煩等一系列問題所造成的能耗統計數據的差異。為學校能源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幫助學校實現能源績效考核。系統可以實現對不同樓層、班級、區域電耗的對比分析,查找負荷、產量、電耗變化的原因,幫助學校能源管理者采取措施降低消耗,促進各班級之間以及各辦公室之間相互交流,提升人員的節能意識從而降低能耗。
了解更多節能信息,掃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